创新科技赋能 空地立体巡防锡林浩特市安防中心应用无人机技术助力公安机关实现“警务转型”

  日前,一篇以“科技赋能+立体巡防,内蒙古锡盟正蓝旗公安局构建‘空地一体’新型警务模式,打造全方位防护网”的新闻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文章指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公安局全面深化警务机制改革,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立足大数据与AI人工智能时代发展需求,积极探索“无人机+”警务新模式,结合工作实际,坚持先行先试先用原则,充分发挥无人机高空视野广、机动性强、反应迅速、态势感知能力强等优势,将无人机应用作为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的重要支撑,着力构建“空地一体”全方位警务体系。

 

 

  在实践过程中,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公安局与锡林浩特市安防中心召开专题座谈会,就无人机在警务实战应用中的难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目前,双方已联合建成覆盖上都镇城区智能无人机场系统,通过无人值守、自主飞控技术实现无盲区空中巡逻,全面采集地面相关安全信息。“无人机+”警务模式的运用,有效填补了视频监控盲区,强化了对人员密集场所、重点路段的立体化巡防,为案件侦查、巡逻防控、护学岗勤务及宣传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这一模式不仅拓展了巡防覆盖面,突破了传统视野限制,更显著提高了突发事件响应效率。通过创新科技赋能,构建全方位、全覆盖、全时空的平安防护网络,推动警务模式从“汗水型”向“智慧型”转型。

 

 

 

  去年以来,与正蓝旗公安局创新实践同步进行“低空巡逻全面托管”警企合作项目,推动警务模式转型升级的还有锡市公安局、锡市消防大队、阿旗边防派出所等多个单位。锡林浩特市安防中心立足“低空经济融合智慧安防创新科技园区”的技术优势,与示范单位密切配合,应用无人机技术,构建"空地一体"智慧防控体系,打造城市空域无人机群“空中警队”,对地面进行全天候巡逻监视,实时采集治安保卫、综合治理、社会救助、交通管理等安全信息,等于为辖区派出所公安民警和交警大队民警插上了翅膀,如虎添翼,能够在空中及时发现意外突发事件苗头、交通安全隐患、违章抓拍取证、交通事故等信息,迅速将各类安全隐患处置在萌芽之中,经多地试点飞行最终实现降低发案率和报警率的务实效果。

 

 

 

 

 

 

  下一步,锡市安防中心将持续推进技术攻坚,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无人机飞控平台近期有望投入运营,覆盖全盟,按照预定的时间、点位、航线垂直起降无人机实现24小时全自动出舱飞行航拍、返航、归舱自动充电,飞行作业期间可抵御7级阵风;AI算法实现对道路异常情况、公共场所非正常聚集、人员异常行为等多类风险的智能识别;数字孪生系统实时生成三维防控地图,警力调度精度达10米级。目前,全盟已建成5套智能飞控无人机巢,进行飞行巡逻,形成“15分钟应急响应圈”,极大提升了治安巡防质效,降低了重大活动安保成本。

 

 

 

 

  通过无人机搭载广播实现政策宣传与风险提示,构建跨区域协同防控网络,与周边盟市实现防控数据互通共享。公安民警感慨地说,我们正从“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转型,让科技成为守护草原平安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当无人机群掠过草原天际,留下的不仅是科技的轨迹,更是新时代人民警察对平安的承诺。这场警企合作的创新实践,正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书写着科技赋能的新篇章。

 
首页    聚焦安防    创新科技赋能 空地立体巡防锡林浩特市安防中心应用无人机技术助力公安机关实现“警务转型”